新型绿色营养性饲料——过瘤胃脂肪
出 版 物:《农业新技术》 (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01年第19卷第1期
页 面:39-39页
学科分类:090502[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主 题:过瘤胃脂肪 日粮 动物 乳房炎发病率 瘤胃 第一胃 前胃 营养性
摘 要: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发的过瘤胃脂肪是复合性植物油经过三步系列化学反应制备的用于饲喂动物的新型绿色营养性饲料产品,该产品在瘤胃内呈不溶性,不被降解,进入真胃和小肠后迅速高效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由于其脂肪酸比例满足肠道消化吸收所需的理想比例,日粮中添加不影响瘤胃pH值,不干扰瘤胃代谢及乙酸、丙酸比例。 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为维持其高水平的泌乳量,代偿性动用体内脂肪,导致体脂大量消耗、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尤其是高产青年头胎牛淘汰率升高、使用寿命缩短、妊娠率降低和乳房炎发病率增加,最后导致奶牛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益下降。饲喂传统日粮很难达到奶牛此时高能量需求,即使可以,也会由于过高比例精料导致瘤胃不良发酵加重胃肠负担,降低瘤胃pH值和纤维分解微生物的活性,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本身的生产性能。如果日粮直接添加普通脂肪,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内就被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干扰瘤胃内纤维分解,也影响日粮的消化率和动物自身生产性能。不仅如此,游离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加氢还原后在小肠不易被消化吸收,降低其自身的利用率。 过瘤胃脂肪是基于生产中实际需要而被开发出来的,目前国内尚无此产品。日本开发此类产品的企业仅有20多家,产品十分畅销。我国良种繁殖奶牛年存栏量218.5万头,且国家要大力发展奶牛业,启动健康工程,因此过瘤胃脂肪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高技术过瘤胃脂肪新产品,奶牛产奶量可提高5%~16%以上,黑白花奶牛乳脂率提高5%~10%,奶料比提高10%~18%,高产青年奶牛头淘汰率降低10%~20%,乳房炎发病率降低20%~30%,母牛一次情期受胎率提高20%~40%,妊娠率提高10%~20%,奶牛使用寿命延长0.5~1年,并且还能减轻酷暑带来的应激。另外,用于肉牛可缩短育肥期,提高肉牛日增重7%~9.5%和牛肉1~2等级。该产品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