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译者的“他者”思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反观——以《古诗十九首》为... 收藏

译者的“他者”思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反观——以《古诗十九首》为例

Reflection on Classic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Otherness:A Case Study on The 19 Ancient Poems

作     者:谢艳明 Xie Yanming

作者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 版 物:《长江学术》 (Yangtze River Academic)

年 卷 期:2021年第2期

页      面:84-90页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主  题:他者思维 叙事语法 叙事逻辑 诗词翻译 文本阐释 

摘      要: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诗无达诂的诗歌阐释观点后,中国自古以来的诗词研究者们无不皓首穷经地解读古典诗词。然而,受常态化的汉语文化思维结构的影响,许多古典诗词文本得不到充分的多角度的阐释。翻译是译者使用他者思维对原文本的检索和阐释。在外域文化思维介入之后,译者会得出与传统训诂不同的阐释,并且从中国古典诗词文本中发现逻辑思维、叙述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产生更传神合理的译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