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京2019年冬季一次典型霾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收藏

北京2019年冬季一次典型霾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 Typical Haze Pollution in Beijing in the Winter of 2019

作     者:廉涵阳 杨欣 张普 陈义珍 杨小阳 赵妤希 何友江 赵丹婷 LIAN Han-yang;YANG Xin;ZHANG Pu;CHEN Yi-zhen;YANG Xiao-yang;ZHAO Yu-xi;HE You-jiang;ZHAO Dan-ting

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济南250013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5期

页      面:2121-21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QGG0101,DQGG03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213501) 

主  题:霾污染特征 污染成因 气流输送 边界层结构 湍流特征 

摘      要:为研究北京冬季霾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和成因,以北京2019年12月一次典型PM_(2.5)污染过程为分析对象,利用气溶胶垂直探测资料、边界层气象场和近地湍流资料,对霾不同污染阶段的特征与边界层理化特性的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北京共经历两次污染生消,历时5 d,PM_(2.5)小时浓度最高220μg·m^(-3),超过重度污染标准的时次占比53%.(2)高空稳定形势和地面均压场配置下,来自北京西南城市群地表的气溶胶和水汽传输(占比48%),在近地层偏南弱风(风速1~2m·s^(-1)),贴地强逆温[0.8 K·(100 m)^(-1)]和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等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不断吸湿增长,加之本地污染排放,成为霾日维持的主要原因.且随污染加重,气溶胶球形特征逐步显著(退偏比从0.05降至0.02).(3)各湍流统计量(湍流强度、摩擦速度和湍流动能)在重污染发生与结束前提前出现规律性异常突降(小时波动率77%)与激增(超过一个量级的峰值)现象,表明湍流统计量可作为重污染过程发生和结束的预报指标,其中湍流强度响应提前的时长与其峰值后的持续湍流强弱有关.污染累积阶段摩擦速度(0.04~0.21 m·s^(-1))、湍流强度(均值0.678)和湍流动能(均值0.643 m^(2)·s^(-2))等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底层大气混合扩散能力较差,对污染持续累积起重要作用.另外晴天和霾天感热通量均由地面向大气输送,且呈明显的日单峰变化特征,霾天感热通量(20 W·m^(-2))较晴天小(60 W·m^(-2));潜热通量则全程在0值附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