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熊其英(等)致谢家福(等)有关光绪四年河南赈灾尺牍 收藏

熊其英(等)致谢家福(等)有关光绪四年河南赈灾尺牍

Letters from Xiong Qi-ying etc. to Xie Jia-fu etc.: on Reliving the People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 4th Year of Guang Xu

作     者:徐钢城 

作者机构:苏州博物馆资料部馆员215001 

出 版 物:《历史档案》 (Historical Archives)

年 卷 期:2010年第23卷第1期

页      面:3-14,3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6[历史学] 060108[历史学-古代文字与铭刻] 060109[历史学-专门考古] 

主  题:光绪 赈灾 河南 人道主义精神 尺牍 致谢 中国北方 死亡人数 

摘      要:清光绪初年,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巨祲,灾荒肆虐,席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饿殍遍野,人尚相食,因灾死亡人数保守估计达1000万人之多,被灾地区经济民生及自然环境均濒临毁灭边缘,这就是被称作千古奇灾的丁戊奇荒。在这场灾难中,以谢家福、经元善、李金镛、金福曾等普通士绅为首,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中心的江南协济助赈团体本着救灾恤邻,道也的人道主义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全民募集赈灾善款,同时派遣助赈队伍亲赴各灾区进行慈善救助行动。自光绪三年(1877年)谢家福、李金镛、金德鸿等赴山东灾区赈恤为发端,至光绪十三年严作霖、潘民表、孙传鳸等赴黄河郑州决口及安徽水灾现场义赈为尾声,累计向各灾区通解赈银252.2万余两,活人无数。此次义赈亦成为中国救荒史上首次完全由民间团体自发领导的跨地域、大规模、长时间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不容低估。苏州博物馆收藏熊其英(等)致谢家福(等)尺牍稿本一组计17封。其中除1封外,余皆为有关光绪四年河南赈灾的通信,是研究河南赈灾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了解晚清义赈有着重要的帮助。现整理刊布,供研究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