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古构造定量恢复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及应用 收藏

古构造定量恢复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及应用

Geophysical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resumption of paleo-structures and its application

作     者:荆克尧 陈霞 金晓辉 JING Keyao;CHEN Xia;JIN Xiaohui

作者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石油实验地质》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年 卷 期:2021年第43卷第2期

页      面:354-35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P18055-2) 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项目(G5800-19-ZS-YTB001)联合资助 

主  题:三维地震资料 层拉平技术 古构造恢复 鄂尔多斯盆地 

摘      要:应用地震资料解释数据,通过层拉平技术、古地层厚度计算可以实现古构造恢复和构造演化的精细研究。该技术是在研究地层及地震波组反射特征基础上,通过对多口探井制作合成记录,从而准确标定出主要目的层的反射波组,再利用地震剖面层拉平技术研究不同层的构造剖面演化,利用目的层底、顶的三维地震解释数据恢复关键沉积构造期的古构造形态并进行立体显示,在平面上精细刻画出关键构造期的构造变化特征。利用该技术恢复的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的古构造特征合理解释了该区现今的油气分布规律。侏罗系沉积前,该区已经发育多个鼻状隆起,且其后的沉积地层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上三叠统延长组烃源岩在经历了中侏罗世晚期的热事件后进入生烃门限,并开始排烃,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达到生油高峰时,油气有利聚集区已经形成,主力烃源岩在生烃增压作用下产生的石油就近运移进入延长组长81、长9段等油层组河道砂岩,形成自生自储自盖型油藏。对该区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有利圈闭优选提供了技术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