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网络文本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清名桥历史... 收藏

基于网络文本的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On the Tourist Experience Based on Web Tex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the Grand Canal

作     者:李永乐 陈霏 华桂宏 Li Yongle;Chen Fei;Hua Guihong

作者机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徐州分院、江苏师范大学大运河研究院徐州221116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州221116 

出 版 物:《南京社会科学》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2期

页      面:157-1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6[历史学] 060107[历史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杭运河(江浙段)文化遗产资源群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14BGL08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地理学)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文化旅游 游客体验 网络文本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大运河 

摘      要:以大运河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地,以马蜂窝、携程网、去哪儿网、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的游客游记与评论为资料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和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PA)研究游客体验要素的结构与质量。总结归纳出运河自然风光、建筑景观、运河历史文化、运河生活风貌等24个旅游体验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等级评定。SNA分析结果显示,要素结构网络具有多核心、高密度特征,各要素之间联系紧密,运河自然风光、文化展示场所、运河历史文化等是核心要素;IPA分析结果表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在静态要素的建设和展示方面做得很好,但动态(活态)要素是旅游发展的短板。据此提出设立水弄堂原生态居民区,维护传统生活氛围;活化运河动态要素,丰富运河特色体验;加强环境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等对策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