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协调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植株临界氮浓度的确定 收藏

协调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植株临界氮浓度的确定

Determination of 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for Coordinating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作     者:彭显龙 匡旭 李鹏飞 车俊杰 刘智蕾 于彩莲 PENG Xian-long;KUANG Xu;LI Peng-fei;CHE Jun-jie;LIU Zhi-lei;YU Cai-lian

作者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版 物:《土壤通报》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年 卷 期:2021年第52卷第1期

页      面:109-1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03[农学-森林保护学] 0907[农学-林学] 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104、2016YFD0300900)资助 

主  题:水稻  密度 产量 品质 

摘      要:根据植株氮营养状况指导优质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五优稻4号为供试材料,以密度为主区(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8穴和25穴),氮量为副区(氮量分别为0、75、105、135 kg hm^(-2)),测定水稻植株全氮、籽粒无机氮含量、水稻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期为实现水稻丰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水稻产量呈2次曲线关系,最高产量施氮量为113~126kg 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110~125 kg hm^(-2);随着施氮量增加,各个时期水稻植株含氮量,收获期籽粒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N105处理与N0处理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而N105和N135处理间只有籽粒无机氮含量差异显著;施氮后籽粒蛋白质含量有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稻米食味值下降,N135处理食味降低超过10%(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密度增加,水稻氮素积累量增加,产量提高了11.4%;稀植有利于提高地上部含氮量、籽粒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稀植出米率提高了4.77个百分点(P0.05),食味值有降低趋势。根据肥料效应函数以及施氮量和植株含氮量关系函数,拔节期和抽穗期,D1密度下植株临界氮浓度分别为15.18~16.41g kg^(-1)和21.72~25.82 g kg^(-1),D2密度下对应值分别为11.71~12.94 g kg^(-1)和20.73~23.24 g kg^(-1)。上述结果表明,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高产,氮量过高不利于水稻高产和优质。在水稻丰产和优质的情况下,氮肥用量在91~104 kg hm^(-2)比较合适,抽穗期叶片含氮量23.72~25.82 g kg^(-1)(D1)和22.18~23.24 g kg^(-1)(D2)可以作为协同实现水稻丰产优质的诊断指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