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气溶胶感染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Establishment and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mouse model of 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fection via aerosolized intratracheal inoculation作者机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出 版 物:《军事医学》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44卷第12期
页 面:921-925页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摘 要:目的构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气溶胶感染小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构建效果。方法选取6~8周BALB/c雌性小鼠,经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和腹腔注射两种途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NTUH-K2044,记录小鼠攻毒后14 d的生存状况,分析感染小鼠肺部病理并检测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多种细胞因子。结果BALB/c小鼠LD5011CFU。与腹腔攻毒途径比较,肺递送组小鼠死亡率更高,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切片发现,感染后12 h小鼠肺组织开始广泛出血,36 h出现脓肿,肉眼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至60 h可见肺部结构破坏。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感染60 h内,在血清中检测到11个显著升高的蛋白,包括IL-6、GM-CSF、IL-18、MCP-1、MCP-3、MIP-1β、Eotaxin、G-CSF、MIP-2、MIP-1α和GRO-α。在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24个显著升高的蛋白,其中有10个趋化因子,即ENA-78、Eotaxin、MCP-1、MIP-1α、MIP-1β、MCP-3、IP-10、RANTES、GRO-α和MIP-2;有14个促炎因子,即IL-1β、IL-2、IL-6、TNF-α、IL-12p70、IL-22、IL-23、IL-17a、IL-18、IL-27、G-CSF、LIF、IFN-γ和GM-CSF。结论通过小鼠攻毒途径比较以及组织病理观察证实成功构建了小鼠模型。多种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36 h后,机体发生了剧烈的炎症因子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