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4种形态学技术的裘氏鳄头冰鱼与南极小带腭鱼耳石外型比较研... 收藏

基于4种形态学技术的裘氏鳄头冰鱼与南极小带腭鱼耳石外型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otolith shape of Champsocephalus gunnari and Cryodraco antarcticus based on four morphological techniques

作     者:钱胡蕊 朱国平 QIAN Hurui;ZHU Guoping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10306 

出 版 物:《海洋渔业》 (Marine Fisheries)

年 卷 期:2021年第43卷第1期

页      面:22-3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18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6801) 

主  题:耳石形态 傅里叶分析 主成分分析 随机森林 南极小带腭鱼 裘氏鳄头冰鱼 

摘      要:为研究多种形态学技术对南极冰鱼耳石的种群分类效果,利用裘氏鳄头冰鱼(Champsocephalus gunnari)和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 antarcticus)样本,对描述耳石的5种基础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并转换为7种形状指标,比较分析了两种冰鱼间的耳石形态学差异,再利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法和随机森林法对两种耳石的77个傅里叶系数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两种冰鱼的耳石参数和体长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裘氏鳄头冰鱼的体长与部分耳石参数呈幂函数关系,而南极小带腭鱼耳石的长、高、面积、周长、质量与体长均呈对数关系。裘氏鳄头冰鱼较南极小带腭鱼耳石环率更低,即更趋近于圆,更为规则。传统的形态学测量方法无法区分两类耳石,主成分分析可较好地区分两种鱼类的耳石,而逐步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分析的判别率分别达到98.78%和91.67%。逐步判别分析在小样本分析中具有优势,随机森林分析则适用于大样本判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