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出走”的中国叙事变奏——从易卜生到鲁迅、胡适及曹禺
The Chinese Variations of the Narrative of“Nora’s Exit”作者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名人(浙籍)研究中心
出 版 物:《南方文坛》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年 卷 期:2021年第2期
页 面:109-1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8[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文学]
主 题:《新青年》杂志 娜拉出走 易卜生 《娜拉走后怎样》 文学阐释 叙事变奏 经典叙事 民主与科学
摘 要:海内外学界在追忆《新青年》杂志对中国思想史的杰出贡献时,大多会说《新青年》树起了民主与科学两杆大旗。其实,《新青年》给现代中国带来的最具辐射力的观念,恐还是自由二字。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刊发易卜生专号产生轰动,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鲁迅为代表,将此剧当作是回应家庭婚姻、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问题的经典叙事来解读。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提出解决娜拉出走后的根本出路是经济独立,并发表小说《伤逝》作文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