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及其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强度和引力模型 收藏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及其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强度和引力模型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Conn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Based on Urban Flow Intensity and Gravity Model

作     者:张玉强 李民梁 ZHANG Yu-qiang;LI Min-liang

作者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湛江524086 

出 版 物:《特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年 卷 期:2021年第2期

页      面:25-31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2019年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项目:广东沿海经济带府际博弈及整体性治理研究(230419109) 2020年广东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广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2020060) 

主  题:城市流强度 引力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 空间联系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联系,有利于提高湾区凝聚力和全球竞争力。通过城市流强度和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之后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分工,但是产业同构现象依旧存在;中心城市在湾区内发挥了主要的对外服务作用,但内部发展不均衡,多数城市存在经济发展与对外服务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广州、深圳辐射周边的能力最强,珠江西岸发展水平和周边影响力落后于东岸。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跨境协调机制,明确城市定位与合作分工,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