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两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研究 收藏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两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研究

Clinical and genetic study of two families with 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

作     者:张静 张月华 陈娇阳 杨小玲 吴希如 Zhang Jing;Zhang Yuehua;Chen Jiaoyang;Yang Xiaoling;Wu Xiru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 

出 版 物:《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年 卷 期:2021年第36卷第2期

页      面:89-93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专项(2016YFC0904400 2016YFC0904401)。 

主  题: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 ATN1基因 癫痫 共济失调 

摘      要:目的分析2个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RPLA)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总结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个以遗传性癫痫和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家系中先证者和相关家系成员的外周血、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结果,通过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及毛细管电泳和片段分析检测三核苷酸(CAG)重复次数,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并对2个家系中所有受累家系成员进行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结果2个家系符合DRPLA诊断,共11例受累者,均表现为智力运动倒退,其中7例有癫痫发作(包括肌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和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在同一家系中不同受累者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子代较亲代发病年龄更早,病情更重。起病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45岁,其中儿童期起病者5例。11例受累者中,已有5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癫痫发作、可疑癫痫性猝死(SUDEP)和病情进展等。6例存活的受累者发现ATN1基因第5外显子CAG重复次数异常。家系2中先证者的爷爷临床表现正常,但也存在ATN1基因第5外显子CAG异常重复,可能为中间等位基因。结论DRPLA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癫痫发作、共济失调和智力倒退,存在遗传早现现象。儿童期发病者少见,常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就诊。该病预后不良,早期明确诊断有助于指导遗传咨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