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密度高分辨标测下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 收藏

高密度高分辨标测下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

Electrophys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Post-cardiac-surgical Atrial Tachycardia under Ultrahigh Density and High-resolution Mapping

作     者:李杰 严凤娇 唐娜 苏晨 江竞舟 刘梦辉 何建桂 王礼春 LI Jie;YAN Feng-jiao;TANG Na;SU Chen;JIANG Jing-zhou;LIU Meng-hui;HE Jian-gui;WANG Li-chun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广州510080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郴州423000 

出 版 物:《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42卷第1期

页      面:95-10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B010106007) 

主  题: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 高密度标测 微电极 消融 

摘      要:【目的】观察在高密度、高分辨率视觉下的心外科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外科术后房速,应用Orion微电极网蓝与Rhythmia标测系统进行标测消融治疗的全部患者。【结果】共入选21名患者,总共记录到26种房速,平均每种房速的标测时间为(19.1±7.1)min,所采取的电图(19495±12798)个。26种房速中,按部位分:20(76.9%)个位于右房,5(19.2%)个位于左房,1(3.8%)个为左右双房大折返;按心动过速机制分:24(92.3%)个为大折返房速,1(3.8%)个为微折返,1(3.8%)个为局灶房速。在大折返房速中,7个为双环“8字折返,消融一环过程中有4个转为单环折返。另有一例为跨房间隔传导的双房大折返。21例患者2例复发,其中1例当时仅对游离壁疤痕至下腔静脉的连线进行消融,后再次手术时标测为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速。【结论】心外科术后房速形式多样,以大折返房速为主,极少数为微折返或局灶起源。大折返房速可表现为双环折返或双房大折返。消融时除针对本次心动过速外,还需根据心房的基质情况进行预防性干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