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认识主体与主体性培育 收藏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认识主体与主体性培育

On Cognition Subject and Subjectivity Culti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     者:伍远岳 Wu Yuanyue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出 版 物:《南京社会科学》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1年第2期

页      面:150-1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基  金: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监测方法研究”(2019-04-020-BZPK01)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人工智能 认识主体 主体性 人机交互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思考人工智能和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明确人工智能背景下个体主体性发展的特点与走向。人的认识活动与人工智能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认识主体的一个根本属性是属人性,而人工智能并不具有作为认识主体的属人性,其智能是作为认识主体的延伸而存在的。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个体的主体性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主体的社会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虚拟技术、人机交互、机器算法、大数据的存在而呈现出新的特征,赋予了个体主体性新的内涵。我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背景下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深化认识本质研究,明晰技术支持下人的认识本质和机制;明确边界和限度,形成符合人的价值和目的的教育分工;保持人对技术的超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智能技术素养;彰显人类认识主体的独特性,加强价值教育和意义教育。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