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踪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issing person incidents in China作者机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27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1年第76卷第2期
页 面:310-3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ZH028) 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计划(2016)
摘 要:人口失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尊重生命与保障人权的现实背景下,对失踪人口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管窥了2015—2019年中国失踪人口的基本特征、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失踪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由高到低依次为8~16岁、2~7岁、0~1岁和60~65岁;失踪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无意识失踪、主动失踪与被动失踪,失踪亚类由高到低依次为离家出走、走失、被拐卖、身患疾病、联系中断与家庭不和。(2)时间上,失踪人口总数、性别与年龄变化均呈驼峰状,并以2017年为轴于两侧对称分布。空间上,总体为低—高和高—低集聚,广东、浙江和四川是人口失踪的高发省份。(3)人口失踪省内流动远高于跨省流动,省内流动以广东、四川、河南和江苏为最,跨省流动以安徽—江苏和广西—广东为主要路径。(4)人口失踪可用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强弱连接理论来解释,其主要受人与社会网络关系的强度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