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聚名义抄》在佛经音义校读方面的价值--以释读可洪《<广弘明集>音义》为例
On the Value of Ruijyumyōgōsho in the Col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ak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Kehong Yinyi of Guang Hong Ming Ji as an Example作者机构: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出 版 物:《日语学习与研究》 (Journal of Japanese Language Study and Research)
年 卷 期:2020年第6期
页 面:1-7页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205[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基 金:2020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日文献语言学视角下灾害话语的回溯与研究”(20200104)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辛睿龙
摘 要:《类聚名义抄》是由日本法相宗学僧所撰的一部佛经字书。该书与我国辽代行均所撰《龙龛手镜》性质基本相同,都按部首编排,收字来源和背景皆为佛经音义和佛经文献。在佛经音义,甚至更广的汉文佛典的背景下,对《类聚名义抄》进行佛经语言文字学方面的专题研究可以说是中日语言学界乃至东亚语言学界的重要课题。根据佛经文献楷书汉字的变异规律与《可洪音义》《类聚名义抄》音义书、字书的书写习惯,我们利用《类聚名义抄》对佛经专书音义可洪《音义》中的部分条目进行释读,以此初窥《类聚名义抄》在佛经音义校读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