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天山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收藏

南天山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Chronology, petrology,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granitoids in the southern Tianshan Mountain,western China.

作     者:姜常义 穆艳梅 白开寅 赵晓宁 张虹波 黑爱芝 Jiang Changyi;Mu Yanmei;Bai Kaiyin;Zhao Xiaoning;Zhang Hongbo;Hei Aizhi

作者机构:西安工程学院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1999年第15卷第2期

页      面:298-3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理学-地质学]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国家攻关三○五项目 

主  题:花岗岩类岩石 年代学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摘      要:在南天山褶皱带,分布有大量的花岗岩类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侵位顺序,岩石类型依次为:闪长岩、似斑状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精确的锆石U-Pb法研究证明,它们形成于石炭纪末期至早二叠世末期。闪长岩、似斑状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而二云母花岗岩充分表现了S型花岗岩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洋中脊花岗岩相比,它们不同程度地富集K2O、Rb、Th而贫于Ta、Nb、Zr,显示了碰撞造山阶段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碱长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和富羟铁云母组分的黑云母组成。它们普遍具有高的SiO2、Na2O+K2O、Nb、Y、REE(Eu除外)丰度和Fe/Mg比值,以及低的CaO、TiO2、Sr、Ba、Eu丰度。从而,系统地显示了A2型花岗岩的普遍特征。证明它们形成于后造山垮塌阶段。各种岩石的εSr(t)界于+37.75和+2100.7之间,而εNd(t)界于-4.42和-6.51之间,证明它们全部源自于陆壳物质的深熔作用。北天山古洋盆于晚石炭世的闭合导致了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而在早二叠世末期,更大范围的大陆伸展作用与南天山的后造山垮塌作用同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