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甘肃庄浪圈养马麝的社群性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甘肃庄浪圈养马麝的社群性及其影响因素

Sociabi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aptive alpine musk deer at Zhuanglang,Gansu Province of China

作     者:褚梦真 曾凡刚 邓益娟 王静 黎勇 周密 汉尚春 白守林 盛岩 孟秀祥 CHU Meng-zhen;ZENG Fan-gang;DENG Yi-juan;WANG Jing;LI Yong;ZHOU Mi;HAN Shang-chun;BAI Shou-lin;SHENG Yan;MENG Xiu-xiang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 四川逢春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610031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20年第39卷第12期

页      面:4172-417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364 31672300)资助 

主  题: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 个性 年龄 圈舍密度 

摘      要:社群性是动物的最基本个性之一,可表征动物个体间的亲和度及独居性差异。2019年9月16日—10月15日和12月4日—26日期间,采用焦点取样和特定行为记录法,对甘肃庄浪麝场92头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计算了马麝的社群性水平,并分析了其社群性与性别、年龄、圈群密度和繁殖季节的关系。结果表明,马麝社群性与年龄显著相关(r=0.223,P=0.033),成体麝的社群性(16.39%±2.65%,n=83)显著高于亚成体麝(2.78%±1.42%,n=9)(P=0.033);高密度群的马麝个体社群性(18.85%±2.95%,n=72)显著高于低密度麝群个体(1.41%±0.66%,n=20)(P0.01);马麝在非交配季节(19.63%±11.30%,n=7)和交配季节(17.79%±7.64%,n=7)间的社群性无显著差异(P=0.917),雌麝社群性(15.88%±3.52%,n=39)与雄麝(13.94%±3.20%,n=53)差异不显著(P=0.556)。建议麝类驯养中采用群居驯养,适当增加圈群密度以提高圈养马麝的社群性和驯化度,并选择社群性较高的马麝进行品系培育。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